善于为人处世的人,总能受到更多的欢迎,也更能捍卫自身的权益。
不管在哪里工作,都逃脱不了和人打交道这件事情;也就是说,只要你生活在群体中,你就免不了要和人打交道,而要想和他人相处得愉快,那就要学习为人处世,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,学习如何顺应人性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。
下面这5条为人处世的技巧,看似简单,但能够深刻领悟并实际做到的人,不见得很多。
图片
01 关于如何搞定别人
既然要“搞定”别人,那就要迎合别人的现实需要(人性趋利避害)。
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,你说点好话,就能搞定50%的人,因为谁都希望被尊重、被礼遇;你送点小礼物,就能搞定70%的人,因为有利人们就会有动力;你在说点好话和送点小礼的基础上,再加点小心思,就能搞定90%的人,因为这是人性的特点。
事实上,不管和谁打交道,你只要懂得投其所好,并想办法满足他的现实需要(或利益),那你就能搞定99%的人,因为你是在顺应人性做事,几乎没有人能够“无动于衷”。
我们应该明白,人性任何时候都是趋利避害的,当你的事情跟别人没有关系的时候,别人是没有动力来关心你的事情的,所以你一定要给别人一个理由(给尊重,给利益,满足其潜在需求),让别人有动力来关照你。
就像没有收益的事情,你自己都不会去操心一样,所以“搞定”别人的关键就在于顺应人性。
02 关于如何看待关系
别人之所以对你爱搭不理,并不一定是你不够好,而是你对于别人没有价值。
如果一个人对指手画脚甚至颐指气使,那他在内心深处一定是看不起你的,常见的原因有两种:其一,是因为你没有价值,或者至少之于别人没价值,别人不在意与你的关系;其二,是因为你太弱了,或者在社交中是一个弱者形象,别人因为你的“弱”而看不起你。
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交换,一个没有价值的人,一个不能被别人利用的人,不可能拥有所谓的人脉和关系;而关系的本质则是资源互通、相互成就,在不断的博弈中实现合作共赢。
我们应该明白,别人之所以尊重你、礼遇你,无非两点,要么是希望你不要为难别人,要么是希望你能够有所关照,否则别人为什么要费心费力迎合你的需求,以及处理关系。你看,处理人际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有用(有利)。
不要迷信什么人脉和关系,更不要为了关系而搞关系,清醒理性的认识比什么都重要。
03 关于如何保持边界
任何时候,都不要对别人毫无保留,你应该给自己留点余地,以更好地保护自己。
不行逾越界限之事,那你在社交中就能避免很多麻烦。就像你不能跟领导掏心掏肺一样,因为领导不会多理解你,反而还会变本加厉地拿捏你;就像你不能跟同事掏心掏肺一样,因为同事跟你并没有多深的感情,搞不好哪天就会背刺你。
特别是在成年人的社交中,如果别人没有影响到你,那就多说肯定赞许的话,不要随便指出别人的错误。有时候,你以为你是好心,但是在别人看来却未必如此。
参加工作很多年以后,我才发现:人和人之间很多时候是不需要深入链接的,也就是说,你做人做事的“三观”(原则)要放在心里面,不能表现出来,过于探讨深入的东西,特别是“三观”层面的东西,很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。
你如何做人做事,那是你的事情,你只需要相信并去做就好,不能强加到别人的身上。
04 关于如何给予帮助
“给好处”一定要慢慢来,一定要给在别人需要的时候,而不能过于主动。
当别人的工作或生活出现困难的时候,不要着急着帮助别人,先要看别人需不需要,还要看别人有没有意愿向你求教。有些人有些事情,你不能过早插手,你一定要等到别人撞了南墙,并向你求教的时候,再施以援手,这样别人才会感谢你的帮助。
过于积极主动,过早地插手别人的事情,只会让别人认为你好为人师,并对你的帮助不屑一顾。就像曾仕强老师所讲的一样,除非别人再三向你请教,否则不要随便教别人做事。
从人性心理的角度来说,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,有时候人们越是不会珍惜,因为得到得太容易了。为什么有时候别人不真是你的帮助,就是因为你太主动了,就是因为你很轻易地就给出了,就是因为你没能在给予帮助的时候要求回报。
即便是好心给别人帮助,很多时候也不能无私奉献,否则别人就会觉得你的帮助理所应当。
05 关于如何获得尊重
要想让别人尊重你,你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,不要让别人觉得你可以随便妥协。
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,往往源于两个方面:其一,是因为有实力有本事(有价值),尊重你(处理好与你的关系)能够促进于他们自己;其二,是因为有原则有底线(人格魅力),有自己的主见,不会随便向别人妥协。
为什么大家都喜欢“老好人”,但却不会尊重“老好人”呢?因为“老好人”没有原则和底线,特别是在面对别人的需求时,总是“好好好”。那像这样一个总是妥协的人,谁又会尊重呢。
年轻的时候,我总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听招呼并扎实办事,领导是一定会高看一眼并厚爱三分的;直到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,我才明白,任何关心都存在相互博弈的成分,你太好了,领导反而不把你当回事,因为领导认为你太好拿捏了。
任何时候,你要有自己的观点、想法和立场,并予以一定的坚持,因为你足够尊重自己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